1. 遥望中原-【1080P超清】南宋 浙江卫视纪录片【全7集】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江暮:宋朝的祸根在于:1.失掉燕云屏障,骑兵可长驱直入进攻京畿。2.党项崛起断马匹供应,三川因决策失误折损陕西西军精锐。3.衡山河湟等开边大计遭东南士宦地主阶级反对而无法奏效。4.晋朝皇族内斗不惜引进胡人军队,五胡虽然和燕赵之地的汉人最后同归于尽,动摇边塞汉人的人口。5.自东晋南渡,拓边开发重点从西北转移到东南和湖广。6.南渡后东南市民阶级的发展和农业开荒使财政收入不减反增。7.摆脱西北和北方的巨额军费支出让决策层走向主和。8.不愿南渡的反抗军民斗争数十年被屠戮殆尽,民族脊梁断,偏安懦弱者存。9.江南开发在南宋晚期达到巅峰,东南民众的富庶一如当代导致征兵难。不得不从正在开发的地广人稀的两湖征兵。10.摆脱腹地都城带来的沉重的赋税和运输负担。 古人肯定有他们的局限性,但他们的决策也并非愚蠢短视,大多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无奈之举。 我们可以吸取的教训才是最重要的:①内斗要有限度,不能倾国之力,更不能引进外族势力。②每一块国土都有自身的价值,养马场地,燕云屏障,边塞军民,东南钱粮,河洛士宦,缺一不可,每块土地肩负自身的使命才能组成一个健康的有机体。③企图靠外力和外部势力来阻碍敌人是幻想,武以立国,文以兴国,不可偏废。④一个国家的权利不能太过集中一处,南宋后期官僚权贵,地主市民,富商巨贾全部集中在江南地区,导致国家决策的短视。至少在宋朝,西北地区的将士、中原地区的宰执、东南地区的商贾,可以支撑起一个较为全面的体系。 其实宋朝的军事力量并不弱,无论是西军的勇力尚武,还是中央提供的制式装备,还是将帅的军事谋略,都是一个较为强力的时代,硬伤在于太宗未能复幽燕,神宗未能通河西。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战略武器,没有足够的骑兵只能在边塞耗费人力资财无数修筑寨堡,边塞地区承担过重的赋税徭役,导致人口经济的倒退。 俱往矣,现在也无需沉沦,我们要想不重蹈覆辙,不要过度娱乐至死(追求享乐舒适是天性,也是动力,但不可追求没有意义的享受),不能历史虚无(或者发明历史,听信别有用心的史观),不能逆向种族(我们的祖先并非任人宰割的两脚羊,我们的武力和文化大多数时期都是很卓越的),不能地域内斗(南宋觉得摆脱陕西这个耗费财力无数的负担,但随之而去的是军中精锐)。 最后强调一点,炎黄子孙色血统并没有被征服性质地融合,只是融合了部分鲜卑、百越母系,不要觉得北方是汉化的胡,南方是汉化的蛮,我们都是炎黄直系子孙。
  • 安东节度使:元朝初年,时任江南释教总摄的西域僧人杨琏真伽等人在宰相桑哥的支持下,两次洗劫宋六陵,将宋六陵全部盗挖,并废陵毁尸,彻底破坏。这年8月,他们第一次盗掘的是宋六陵北陵区。杨琏真伽等拥入陵区,南宋守陵官罗铣竭力相争,不让开陵,盗贼拔刀相逼,罗铣无奈大哭而去。 杨琏真伽首先打开了宋理宗的永穆陵,传说当时打开墓穴时,一道白气冲了出来。杨琏真伽不仅盗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而且把宋理宗的尸体也拖了出来,在树上倒挂了3天,把理宗肚子里用来防腐的水银泄了出来。这还不算,他还丧心病狂地把宋理宗的头颅解下来,做成饮酒用的器皿。杨琏真伽不仅把大宋帝后的遗骸抛尸荒野,还经蒙元中央的授意,在陵址上面筑喇嘛教白塔,取名曰“镇本”,以示江南汉人永世不得翻身。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下诏重修宋六陵,并且命人将流落在西域的理宗头颅赎回,以天子礼节重修埋入永穆陵中。-----------当然这些在小***眼中都是不算什么,大不了就是民族融合的“美谈"
  • 黄巾军天公将军:音乐也不错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阿森纳帆:谢谢您的发布 真是个好的纪录片文化篇
  • 务虚wx:这个纪录片,不仅是弹幕的戾气重,就连一些评论,也尽数的将其的无知与幼稚显现出来。 来观看纪录片的初衷,便是为了了解历史,了解我们国家某个朝代的兴盛衰败。 而不是 来充当一个个的历史学家,对历史上已经客观存在的事件与人物评头道足,何况还是纯粹没有一丝学术上的逻辑与证据的。想要去评判历史,若真的有这个本事与意向,怎么不去专门的交流历史的论坛呢?在哪里不怕你没话说,只怕你说出话来像个马大哈!或者有本事,去发表学术论文也可以呀~ 其次,看见许多人又来说为什么中国的历史来给外国的学者讲。 这真的是...为什么宋代的事情,要刨出来给现在的我们看呢?外国学者去讲他们的国家,当代的我们只关注当代就好了。是吧? 这真的很搞笑。历史的观摩不拘泥于时间,同样,讲解历史的学者也自然不会拘泥于空间。 外国的专家学者能上这个屏幕为你我讲解,自然是在这方面有深厚的知识,不用想的,他们的知识比你和我都要深许多。而如果仅仅将对宋史的目光汇集在我国的学者眼中,不去看看外国学者眼中的宋史是何模样与美妙的,那才是损失。是历史学界的损失。 所以拜托许多还未成年、或者已经成年的“未成年”人,在看记录片时将那心底的初衷摆在第一位,若真的要评论,也带上一些脑子,言多是必失的。我想,哪怕只是俗气的说一句卧槽,都要比故作高深的言论吸引人的多!不要最后知识没学到,对于历史事物的美感也毫无心灵上的触达,反倒落了个网络键盘侠的的可笑名声! 还望各位观看者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