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9_23-48-55-【主义主义】L主义(4-2-2)——历史的运动形式发生了变化,怎么办?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黎米昔:报个到 上课。 另外有一件事要感谢老师,受您的启发写的短篇小说入围了《收获》杂志主办的双盲写作大赛,刊在《收获》APP里。除了感谢不知道还要说些什么,一节不拉的听了大半年的课,每天晚上默默等更新,闲余时间自发看相关的书,记录感想,受到启发然后动笔写作,这一系列的改变冲击了我的生活,也很痛苦的意识到了自己过去的愚蠢。现在去看半年前留在您视频下面的留言真是觉得惭愧,不过好在从小屁孩变成小伙子了,总之让我在思想上成熟了不少。感谢恩师。
  • 雨虹Tyrion:听完太伤感了。要达成理想就要血和泪,而且还不是一抔血一滴泪,是千吨血万升泪。而且更关键的是,虽然血和泪能铸造出成果,可是日后能不能守得住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伤感完了,还是得做事。
  • 风语风羽:多么苦涩的历史啊……连庆祝成功的欢愉都不能沉浸,就不得不进行下一步;在这里哪怕胜利,也只有苦涩……
  • 瓦砾压:L当年可是批评过S软弱的,S不想付出代价,但时代逼迫他不得不付出代价。 可有些东西总不能放摆在代价里算吧?例如确实清洗掉的敌人(1930年代镇压80万FGM),这总不能算代价吧? 另外,卫国战争的牺牲,也不是S路线付出的代价,相反如果不是S路线,牺牲只会更大,所以正确地说S路线减少了牺牲,而不是扩大牺牲。 至于其它方面S路线让苏联实现工业化的同时确确实实促进了人的发展。两个五年计划让人口死亡率降低2%,婴儿死亡率极大降低,即便算上二战的人口损失,一战至1959年俄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也高于英法0.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扫除文盲,普及义务教育,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持。可以说,S领导下的苏联工业化不仅提供了红军10万辆坦克,8万架飞机。更重要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工业化成果转化为人民的福利,为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可能。苏联能够赢得二战不是只靠10万辆坦克,8万架飞机,更是依靠从现实生活中看见了自己能够成为生活主人的亿万劳动群众的力量,这个力量碾碎了纳粹的战争机器,让帝国主义不敢越过雷池,从这个角度说,S路线是劳动群众第一次自觉创造历史的尝试
  • 卯毛:《蝶恋花》 遥送忠魂返大地, 真理真情, 把我心涛寄。 碑影悠悠日月里, 此生永系长相忆。  碧草沉沉水寂寂, 漫漫辛酸, 谁解其中意。 不改初衷常历历, 年年化作同心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