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杂谈【球球大作战】-【宇宙杂谈+】中国有自己的空间望远镜吗?空间站如何与地面通讯?

AID:
CID:
视频图片:
作者头像:
弹幕地址:
视频描述:

热门回复:

  • 兰总总是发呆:有的,csst,我就在做相关的研究[doge]
  • 一条宇宙咸:我们组有在参与空间引力波探测器理论部分的预研,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空间望远镜吧,只不过从前的望远镜探测的是电磁波信号,这个是在外太空探测引力波信号。目前定的计划是2032年上天,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早上天的一个引力波探测器,这个可以期待一下。
  • AdvancedO3O:不要想着一步抹平差距,有比没有强!
  • 四线巨星:巡天仓和哈勃不是一个类型的,如果真要比较的话,应该是美国的“南希·罗曼”太空望远镜和欧空局预的“欧几里得”太空望远镜。这两台都是巡天镜,老美的2025(预计)上天,欧洲的今年上天(预计)。
  • GWERjg:目前公开消息,巡天口径在2米~2.8之间,光学节构为离轴三反光路(视场比哈勃大三百倍),不是哈勃的卡塞格林构型。角分辨率、光轴长期指向稳定性不及哈勃(构型、技术和经费影响)钱、钱、钱[灵魂出窍] 我们有比哈勃更好的镜子吗?有2018年长光所制造口径4.03米,重1.6吨世界最大碳化硅主镜,这讲细一点,有次有人呛我国造不出哈勃级镜片,有个老哥说是经费问题,他在所里打杂,他们能造4米级主镜还是碳化硅的,但是这片镜子,光制造费就花了几十亿……[尴尬],后面镜子和他们单位没关系了,运输是PLA的事…… 新闻报道过的,可能很多人都忘了~ 新华社长春8月21日电(记者白国龙、孟含琪)探索9年、经18个月加工“打磨”,一块直径4米、重达1.6吨的“大镜子”21日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中科院长春光机所)通过项目验收。这是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4米量级高精度碳化硅非球面反射镜集成制造系统”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国大口径碳化硅非球面光学反射镜制造技术水平已经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当天的项目验收意见中,专家组写道:“所有技术指标均达到或优于项目批复的实施方案规定的考核指标要求,系统性能国际领先。” 自2009年项目立项以来,中科院长春光机所项目负责人张学军研究员带领的研发团队经多年技术攻关,完成了碳化硅镜坯制备、非球面加工检测、碳化硅表面改性镀膜的制造设备研制与制造工艺研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米量级高精度碳化硅非球面集成制造平台”,并依托集成制造平台完成4米量级高精度碳化硅非球面产品研制。 大口径高精度非球面光学反射镜是高分辨率空间对地观测、深空探测和天文观测系统的核心元件,对国防安全、国民经济建设、基础科研能力、先进制造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传统光学玻璃材料,碳化硅以其优越的性能,成为国际光学界公认的高稳定性光学反射镜材料。此前,国际上公认1.5米是单体碳化硅反射镜的极限口径。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大口径光学制造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相关领域技术被欧美国家垄断,发展大口径碳化硅光学制造技术迫在眉睫。